Skip to content

苏格拉底的申辩

  • Ⅰ 阅读契机&读前先知
    • 今天早上,一丁爸爸给我推荐了这本书,晚上看了会儿大物之后觉得不想看了,就下载了这本书开始阅读。我知道这是本哲学类的书籍,之前看《精英的傲慢》和《工作、消费主义和新穷人》这类社会类书籍都没看下去,觉得太过于晦涩难懂,看它之前特地去了解了一下究竟有多长,发现其实挺短的就坚持读了下来。
    • 对于这类书籍要是长了我是不会看的,一是读起来阅读体验不佳,心情不会特别的舒畅,二是理解不到位,花了时间还没学到东西,会觉得不值。这次这本综合下来还好,篇幅不算长,内容没有那么不易理解(虽然我差点看睡着两次
    • 关于苏格拉底,我只是知道有这个人,知道是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,但相关的著作和核心思想我从来没有了解过。看完全书之后,我还去看了一篇书评,算是有一些新的体悟。了解了他的“无知之知”之后,我想起来高一未开学的时候我看过一幅图!!alt text当时在高一物理课上张绍兵也说过“我不知道我不知道”——果然“人生是个轮回”。
    • 先说说苏格拉底本身的故事: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,但是他的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,他的哲学故事都是由他的学生们整理著成的(还有很大的可能是假装的。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人,受了神的神谕,但是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很智慧,所以他开始探索自己的无知,但是在他与别人的交谈过程中,他不断的指出别人的物无知之处,他发现,或许自己确实比别人要智慧,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,而不是假装知道那些自己本来不了解的东西。
    •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,而不是只看到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。正如,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。
    • 当然,因为第一次看很多背景都不知道,所以读下来感悟并不多,之后一定会再读一次。